5月10日下午兩點,將近70位來自台灣、美國、香港、大陸等地的朋友們克服了時區的差異齊聚線上,參與了《拚無人島》線上放映會暨映後座談。……線上有1970年代的保釣知識份子、有南方澳的漁民,是非常有意義的,對知識分子來說,與漁民共同保釣使得保釣變得很接地氣;而漁民認識的知識分子的保釣,更拉高了原本為漁權、生存權而保釣的意涵。……
分類: 漁民漁業漁權
所有彩排的過程當中,從頭到尾沒有一次正確地踩在節拍上,但最讓我訝異的是,竟然在正式演出的時候,完全都踩對了,而且當天還下雨,結果在演出前雨停了!真是不得了的事情,上天保佑,釣魚台就是我們的!
漁民的日常生活和歷史,不僅反映國際關係和政治歷史,也昭示出統治者的靈魂,是台灣魂還是日本魂,是草根本地魂還是外國魂,是造福人民的政府還是損害人民利益的偽善者,都是在地人能夠非常真切感受到的東西。
我是希望大家能夠保護漁民,讓漁民能夠有後盾,有2300萬的人來幫我們,甚至我們對岸的中國的同胞都可以來幫我們做後盾,讓台灣的漁民能夠好好在這捕魚。有漁權就有主權,這是我的一貫的理論。
我們中國人被欺負很深,什麼南京條約、北京條約、璦琿條約等等,列強瓜分。以前中國是我們的,現在我們撤退到台灣,剩下這小小一塊而已,這就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內亂、戰爭,像這些歷史的問題,我們一定要呼籲、學習,不能失去這段歷史。
釣魚台漁權的轉折,跟整個台灣近海和遠洋漁業的消長息息相關。背後牽扯到整個國際漁業體系的資本化、領土化,把原本是公共的海洋,透過經濟海域的劃分,把海洋切成你的、我的。你要進來我經濟海域捕魚,就必須付費。
保釣民俗小戲2021年4月於南方澳南天宮廟埕前進行首演,由在地人演繹在地人的故事,再現漁民們在釣魚台海域拚生計、拚生命、拚尊嚴的真實場景。
保釣民俗小戲課程排練,由五十位在地高齡長者組成的民俗藝陣團隊,以2012年南方澳漁民海上保釣的故事為主軸,結合傳統戲陣「跑旱船」及「水族陣」的身段與韻律,以「疼惜鄉土、捍衛鄉土」的情懷,將南方澳漁民「拚無人島」的精神和故事搬移到陸地上。
釣魚台問題的根源在於日本軍國主義復辟,美日列強為了鞏固霸權而在西太平洋拒絕轉型正義;美國支持日本排廢入海的決定,也是以鄰為壑、並以包含日本、美國在內的漁民為犧牲的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