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通識講座

公民通識講座專案(105秋季與社區大學合辦)

105秋季公民通識講座清單

點我以便進行105秋季線上申請

105年秋季公民通識講座講員介紹

105年秋季公民通識講座結案資料

 1 公民通識講座緣起及背景

加強通識教育,是當今世界教育改革內涵的重要面向。哈佛大學2007年公佈的新世紀學校改革計劃書,開頭就表明通識教育是哈佛大學教育的核心,可知通識教育已經成為世界高等教育發展的焦點。誠然,大學若要回歸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要展現各大學辦學的宗旨與特色,必須從通識教育著手。從1984年教育部推動通識教育以來,她已經成為台灣高等教育改革的焦點。目前台灣各大學、各科技大學無一例外都進行通識教育,甚至連軍事院校也不例外。

台灣各大學大抵規劃1/4左右的畢業學分為通識學分。與先進國家比較,雖然仍有提升的空間,但還算差強人意。然而由於值得學習的東西太多,32學分左右的課程仍難提供完整的通識素養。有鑑於此,多數大學除了正式開課以外,都安排通識講座,以每場兩小時的時間向學生介紹更多的學習領域,以補修課範圍不夠寬廣的缺憾。但是這個用意良好的辦法,實施起來卻不盡理想。一些學校受限於客觀條件,講座題材與演講者之選擇多有改進的空間。

為協助這些學校強化通識講座,擬定「公民講座教育計劃」,協助一些學校規劃通識講座,建議講座主題,推薦或代邀演講人。

這個講座計劃脫胎於2010年為慶祝《科學月刊》創辦40週年(科月四十)。科月四十舉行「科學到民間──科普講座計劃」,總共舉辦了295場科普講座,累積了經驗。另外,近三年的「釣魚台公民教育計劃」亦總共舉辦百場左右的講座,內容除了介紹釣魚台問題的來龍去脈,還包含國際局勢分析,國際觀的開拓,東亞近代史的介紹等相關領域。這三者(科普、國際觀、歷史視野)都屬於通識的重要領域,也是台灣社會需要提升的公民素養。這些經驗以及計劃主持人(林孝信)長期對科學教育、成人教育、通識教育等教育的推動與反思,以及釣魚台問題,形成了擬議中「公民通識講座計劃」的助緣。

 

2 計劃大綱

 

  • 對象:以去年試辦之成效與經驗,今年將繼續洽商若干學校共同合辦。因去年獲得十分熱烈的回應,包括20所大學,5~10所高中,10所社區大學,以及若干所公共圖書館,熱烈反應表明有此需求。但為確保品質,今年度依然暫不對外公開全面徵求合作對象,並試辦第二年,以求日後的健全經營。
  • 講座主題:暫定以下主題:

科普─特別重視社會關懷重大事件相關的科學知識介紹;

歷史─除了補充學校歷史教育外,加強史觀的建立;

國際視野─配合時事,介紹並分析重要的國際事件,特別是台灣比較忽略的,如東亞、中東,拉丁美洲等等地區的重大局勢,建設比較全面的國際觀(而不局限於歐美日本觀)

教育理念─通識教育,成人教育,等教育之理念。

釣魚台教育─結合釣魚台公民教育計劃的講座(這個計劃包括珍貴資料展,講座,以及以相關通識課程老師的研習營)。關於釣魚台問題涉及地理、歷史、法律、資源、國際關係、戰爭與和平、兩岸關係,台灣社會發展,等等領域,是跨領域通識教學好題材。

3 進行方式

◆ 進行方式:

  1. 主動聯繫適合的講員,並提供講員的資訊(簡歷、講題與內容大概、可以演講的時間,等)給參加本計劃單位。
  2. 參加單位亦可尋求計劃提供建議與推薦適當題目、演講人。
  3. 參加單位有權利選擇是否採用推薦的主題或演講人。
  4. 所有推薦與顧問活動,在2016年維穩試辦期均免費提供。協辦單位只需要提供正常之講師演講費與交通費,並提供活動的照片與記錄以供本計畫結案報告使用。

◆ 本計劃成敗關鍵在於否能夠邀請到具有真才實學、融會貫通並具有人生智慧的演講人。

◆ 本計劃由世新大學通識中心的專案計劃主辦,參加的學校或單位為協辦單位。除了負責正常的演講費以及演講者的交通費之外,協辦單位沒有其他經費支出。但是,協辦單位需積極配合,包括宣傳(以吸引較多聽眾),場地佈置,安排適當主持人,簽到,攝影與錄像(或錄音),聽眾心得報告或意見回饋,等行政工作。

4 ※ 預期成果

專案預期場次預期人數
公民通識講座30場每場約50人總計1500人次

 5. 講員介紹

104年公民通識講座講員介紹

105年秋季公民通識講座講員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