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隊讓長者走出來,而小戲讓人民說出來

鼓隊讓長者走出來,而小戲讓人民說出來

背景介紹:2020年起,釣教協與蘇澳聖湖社區合作推動保釣民俗小戲。結合漁民2012年海上保釣歷史與中華傳統民俗藝陣元素,展現漁村文化、在地信仰與海上日常,豐富釣魚台教育形式,使得社會大眾更容易親近與認識釣魚台議題。本文為蘇澳聖湖社區非洲鼓隊指導老師,同時也是保釣民俗小戲的音樂創作者—陳碧燕老師於2021年10月31日參與台灣社會研究學會年會「落地生根的釣魚台教育:保釣民俗小戲」論壇的發言稿。

陳碧燕 / 蘇澳聖湖社區樂齡非洲鼓隊指導老師、芝加哥大學民族音樂學博士

其實我等一下會介紹劉導演(小戲的導演),他真的是全能的,其實我們所有的包括音樂,還有所有的道具,其他舞台的技術都不用講,他是一個非常難得的導演。關於保釣小戲的出現,還有演出內容,其實就是為了記錄在地歷史、再現歷史。從表面上來看,保釣戲劇的內容呈現國際關係和在地人民的生活,還有地方歷史。

事實上人民的生活跟在地歷史,能夠顯示非常深廣的家、國歷史,還有政治歷史,為什麼有保釣小戲?雖然小戲跟〈釣魚台教育協會〉,以及保釣人士或許有一些關聯,但是大家要知道,所有的演員都是蘇澳人,都不是保釣人士、都不是〈釣魚台教育協會〉的成員, 他們全是年紀蠻大的長者,但是對釣魚台有比外地人更深的認知,與釣魚台有生活跟歷史的聯繫。所以即使我們的戲劇有很多專業的要求,各種腳步、陣頭,還有一些隊形的學習,以及道具的製作組裝,對平均年齡超過75歲的「千歲團」來說,其實是具有相當的難度,但是他們卻在這個時候勇於承擔、嘗試表達,最後成功的再現地方的真實歷史。


一般談論釣魚台,多歸屬於國際性議題,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這幾座島嶼卻聯繫著蘇澳和頭城的漁民及當地人的生活,同樣是生活在台灣這個島嶼,但是由於長期政府、媒體、甚至民眾,對釣魚台海域持續發生的諸多國際事件漠視,造成多數人民對釣魚台的歷史和歸屬越來越不清楚,甚至誤解。釣魚台的議題不只是歷史的辯論或文字記錄,更是漁民們每天的生活,他們就住在台灣的島嶼,然而絕大多數同樣在台灣的人們因為不清楚而被誤導,長期忽略漁民的困境,忽略他們的危機,還有他們的求助。

台灣的政治狀況是,漁民不像一般的工人、農人或各類工作的人民。漁民們就像前鋒的戰士,除了面對海上風浪,他們一出門甚至在自家的領域都會受到外國軍艦的驅逐、噴水、甚至追撞,生命飽受危險,長期以來都有船隻被拘留,只能傾家蕩產借錢去贖人。他們遇到的是海上的土匪,因為沒有機會談判,沒有道理可說,他們每天在領土的前線單獨作戰,可是背後沒有任何資源、沒有保護、沒有靠山。台灣的漁民不僅非常的弱勢,在某些狀況下都不禁令人懷疑,這些漁民到底有沒有國家?為什麼在自己的領土上還要受到外人的侵擾壓迫?甚至無法得到公道的處理。這是什麼狀況?什麼道理?

即使再弱勢,真的被逼入絕境,只能反抗才能自救。所以有幾次比較大規模的,漁民自主的保釣事件就這樣發生,而且其實漁民的自救會應該是三、四十年來一直都有。其中可能大家比較清楚,就是2012年近百艘的漁船,冒著颱風前夕的強風大浪,還有軍艦噴水撞擊的危險,挺進釣魚台,那次的事件也讓台灣的漁民第一次為自己爭取到談判的權利,經由談判爭取到一小塊的漁場作業。漁民們用生命爭取的小小作業海域,卻因為當前政府的狀況不知道是無能還是媚日,被日艦侵擾的漁民就是政府不僅沒有加以保護,對日本不斷破壞原來在2013年談判的約定,又持續侵吞這片漁場,政府也對這樣的狀況漠不做聲,所以讓漁民應有的作業海域不斷被侵奪消減。這是漁民的生活,是正在發生的在地真實故事。

保釣戲劇是由在地人借由戲劇說出在地的故事、再現在地的歷史,漁民的歷史太豐富了!如果這些能有戲劇呈現,或許可以清楚說出讓大家瞭解。我舉個例子,前幾年日本將沖之鳥礁硬說成是島嶼,雖然這個是國土主權的大事,但是多數台灣人民的體會不見得很深刻,因為在短期內對他們的生活影響不大,而且當今的政府默認不爭取,更容易把事件的真相遮蓋,讓人民淡忘成不重要的事。但是這個事件對漁民的生活影響很大,馬前政府堅決不認同沖之鳥礁是島嶼,與現任蔡政府默認的實際差別是,延繩釣的漁船出航,要多開四天的船才能開始作業,因為默認沖之鳥礁是島嶼,就表示沖之鳥礁以外方圓200海浬的範圍,主動就歸於日本的經濟海域,直接影響我國在這片海域上的漁權與各項權益。

所以漁民的日常生活和歷史,不僅反映國際關係和政治歷史,也昭示出統治者的靈魂,是台灣魂還是日本魂,是草根本地魂還是外國魂,是造福人民的政府還是損害人民利益的偽善者,都是在地人能夠非常真切感受到的東西。太多在地歷史因為政治因素,外人無法看見,或許這些故事能透過其他方式,包括戲劇說出來,因此保釣小戲的演出是一個創舉,我向參與保釣小戲的長者們,還有導演劉漢興致敬,也用我最後的一點發言的時間來介紹這些長者。

保釣小戲首演的成員基本都是「蘇澳聖湖社區非洲樂齡鼓隊」的成員。所謂非洲鼓隊,因為他們打擊的節奏是一套非洲埃維族享譽全球的鼓樂,台灣應該只有這個社團在打。這套鼓最珍貴之處是它的群體功能,和非常完美的韻律運動。是針對全社群的人共通參與而設計,包括男女老少,都參與。而且更以長者為尊作為鼓樂社團的次序。

這套埃維鼓樂的每種節奏,都和人體韻律諧和。主要節奏群包括: kidi媽媽節奏,sogo爸爸節奏,kaguam小孩節奏,及雙鐵齡,搖鈴,和指揮鼓等不同節奏。鼓(及節奏)的命名,強調完整的社群結構,一方面呈現擊鼓者的角色,另一方面也包含個別的身體律動的特點。每一種節奏都不複雜,長者們容易學習,但同時間多種節奏出現的演奏環境,令每個擊鼓者須具一定的專注力。所以非常適合全社區共同參與,而且對樂齡族群特別友善。

logo是我畫的:「在有山有海的蘇澳,有一個不老非洲鼓隊。他們的鼓聲乘風破浪,他們的鼓聲化成金色陽光。」擊鼓同時,把生命中經歷的辛苦困難,轉化為榮耀和勇氣。平均年齡75歲,但擊鼓聲音是如此:勇敢,有朝氣。

鼓隊讓長者走出來,而小戲讓人民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