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漁船保釣行動組織者林棋山 分享人民對國家強權的反抗力量

2012漁船保釣行動組織者林棋山   分享人民對國家強權的反抗力量

逐字稿/張育銘    編輯/鍾俞如

【編按:在上週蔡理事長演講中,賓——2012年組織與協助漁民們參與抗爭的副議長林棋山。他大方地即興分享自己的實戰經驗。從漁民作業歷史講起,到2005年圍艦行動、2012年「為生存、護漁權」的保釣行動,讓人就像身臨現場一般。

以下為宜蘭縣議會副議長林棋山的演講:

釣魚台問題的演變,從歷史到現在,有很多辛酸血淚史。過去沒人記載釣魚台跟台灣的歷史關聯,像你們願意花心思了解基層漁民對釣魚台問題的看法,也是很少見的,非常值得鼓勵。

蘇澳「軍商漁」三港合一    日漁授「鏢旗魚」顯現關係

我跟蔡理事長從小在南方澳生長。南方澳的漁業是多元化的,有遠洋漁業,也有近海漁業,最遠到法屬國家,最近的漁場則離港口不到三分鐘。我先講一下關於蘇澳的歷史背景讓大家瞭解,蘇澳為什麼叫蘇澳。最早到這開發的人姓「蘇」,而「澳」是指海水流進山裡的地形。蘇澳港原來是漁港,後來延伸成商業港,最後到軍港。全台灣「三港合一」(軍商漁)只有蘇澳港,所以這是個非常特別的地方。

蘇澳港為台灣唯一的「軍商漁」三港合一,漁業也是相當多元。                                                圖片來源:https://goo.gl/D93W3s

過去漁民對釣魚台的認識,像蔡理事長提到的,台灣距離釣魚台約120海哩,1海哩約等於1.852公里,雖然距離沒有很近,但漁民還是會到釣魚台海域捕魚。台灣早期物質非常缺乏,因此海上漁民之間的經濟交流其實非常頻繁,台灣漁民和琉球、大陸漁民都有來往。

出海作業的鏢旗魚船,鏢旗魚首站在船首等待出手時機。                                                         圖片來源:https://goo.gl/ZJfVid

南方澳早期的漁業是從「鏢旗魚」(沿海鏢刺漁業)開始發達,是日本老船員傳授過來的技巧。從這點來看,台灣和日本的關係其實非常微妙,一開始可能還滿喜歡他們的,但後來又很討厭他們,我們就是生活在這樣的年代裡面。

漁民作業歷史演變   GPS減少出海風險

早期漁業作業是「大船帶小船」的方式。大船到定點後把小船拋下海,下船的船員再各自捕魚。但這也導致一些安全問題,因為海上風浪大,有時大船來不及回收小船,小船就被海潮沖走,導致船員失蹤。早期出海捕魚的風險真的很高,相較於現在科技進步,差異真的很大。以前要用許多儀器才能算出船隻位置,現在有GPS衛星定位後,至少船隻位置可以掌握,出問題才有可能搜救。現在出海捕魚是非常安全又方便,以前真的是需要動腦筋,去想哪裡有漁場以及魚的種類性質。

我從小就在南方澳捕魚,直到我當兵才去台東。錄取電報員後,就搭船前往紐西蘭跟澳洲,當了兩年兵,退役後才回南方澳。

南方澳漁業約在40年前發展大型圍網技術,大型圍網的作業海域,大約一半在釣魚台海域範圍內。釣魚台是黑潮和親潮的交會點,也是魚類回流繁殖的場域,因此魚類數量源源不絕,成為南方澳漁民的傳統漁場。

60艘漁船包圍日本艦艇   林:台灣不是好欺負的!

在漁業發展過程中,日本強佔釣魚台,因此在12海哩內,我們漁民都沒有進入過,還不到12海哩前,日本就派驅逐艦趕人了。我們跟日本的關係真的是又愛又恨,就像釣魚台當時的歸屬問題。30年前我擔任蘇澳鎮長、游錫堃當縣長時,我們曾在國際法庭告過日本,也有請馬英九協助,因為他是《海事法》的博士。我們都有研究過釣魚台問題的來龍去脈,但當時的處境真的是「弱國無外交」,台灣非常可憐,因為別人都不承認我們是一個國家。

日本人侵略的野心,直到現在還是沒有打消念頭,所以現在他們正在建軍。之前日本人被美國原子彈轟炸後,侵略的野心才暫時熄火,但現在又開始野心勃勃。你可以看首相安倍晉三的作為,就知道他們的目標是什麼。

因日巡防艇「白嶺丸」號不斷驅趕在台海域作業的台灣漁船,在2005年6月,台灣漁民出動約60艘漁船包圍並逼退「白嶺丸」號。                                                     圖片來源:中央社

不過台灣還是有反抗的力量,2005年時,楊德信、黃森宜跟李源漳三人領導近60艘船,在釣魚台與台灣中間的彭佳嶼,包圍日本一艘軍艦。後來它打電報回日本保安廳求救,保安廳再打給我們外交部,外交部聯絡海巡署,之後海巡署命令我們這些船解散。這次的行動很不同,以往漁民看到日本的巡邏艇或軍艦就像看到鬼一樣拔腿就跑,因為如果被抓到,船不僅會被扣留,船長還會被判刑,最後得罰款。這些過程其實充滿辛酸血淚。在2005年包圍行動後,日本人開始認識到,台灣人和韓國人一樣,都不是好欺負的。

遠親不如近鄰   與國際廣結姐妹市 

我擔任鎮長時,覺得一直跟他們(日本)對抗也不是辦法,我就跟琉球的民眾串聯,經由青商會牽線,後來蘇澳跟石垣市變成姐妹市。之後,我受邀到石垣市演講,台下有近千名聽眾。當時我39歲,演講第一句話「遠親不如近鄰」,就是強調台灣鄰居的重要性。不管是遭遇天災或人禍,相較於東京市的救援,台灣是更近的。為了避免漁業上的衝突,我到各個政府單位拜訪,那時氣氛很友好。我卸任後,其它人對海域的問題就沒那麼重視,但是台灣漁業已經蓬勃發展,舉例來說,當台灣漁民要去菲律賓附近海域抓鬼頭刀的時候,我跑到菲律賓拿亞市締結姐妹市,這都是為了我們的漁民。

 

(下集:小船拼大船繞釣魚台   展現漁民抗爭得勝利

 

►歡迎加入釣魚台教育FB,即時收到最新資訊唷: https://goo.gl/3KTCMX

►觀看釣魚台教育Youtube影片: https://goo.gl/2w9FH8

►喜歡我們的資訊,請幫我們分享給朋友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