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後重讀湯恩比《Civilization On Trial》 — 看中華文明復興與未來世局

70年後重讀湯恩比《Civilization On Trial》 — 看中華文明復興與未來世局

【編按:今年秋季的公民通識講座非常榮幸邀請熊建劬老師從湯恩比的著作,以中華文明興衰來看全球、兩岸與台灣的當代事務。熊建劬老師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攻讀生物物理博士時,投入海外保釣運動,至今對全球、對人文歷史及當代事務都相當關注。本文以熊建劬老師當天演講講綱摘要而成。】

湯恩比在其著作《歷史研究》中提出,研究歷史若以近現代西方流行的“民族國家”為單位,則歷史現象變的很難理解,他認為至少要把單位放大到各國有共同歷史篇章的“文明”此外,湯恩比認為文明的產生是由於文明主體對挑戰的響應。如果挑戰太嚴酷,文明可能夭折;相反,如果挑戰太容易文明也不會成長。而如果引領文明主體的少數精英能夠維持其創造力,則“文明”會因主體意識的增強而成長。反之,如果此少數,失去其創造力而墮落成壓迫人的少數,則“文明”會衰退,甚至解體。在最後階段,統治少數,會以大一統國家的形式來維繫社會。而此文明的內外普羅會建立一大一統宗教。

1974年的《Civilization On Trial》是58歲的湯恩比收集當時在大西洋兩岸多個演講集而成書。可將其看成作者嘗試將其一般理論與當代國際形勢相結合,為探討人類未來的議題,提供的一個框架。

  • 鳥瞰文明史

現代“民族國家”中的公民教育,眼界,價值觀皆是以“民族國家”為單位,具有天然的局部性及本位主義色彩。但是作為歷史研究的對像,“民族國家”是一個非常不恰當的單位。以歐亞大陸西端,英,法,德三國為例,它們的歷史如何能以各自孤立的單位而得到理解呢?英,法之間打過百年戰爭,而德,法皆是法蘭克王國的後裔。他們的歷史有共同的篇章。從查理曼大帝,到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等等。而西公教文明又需與其兄弟,東正教文明及半姐妹,伊斯蘭教文明結合在一起才能得到一個整體的瞭解。

  • 有效天下,世界一體

試用1500年作一分野,在此以前,地中海人自認是世界的中心,印度人也自認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中國人也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而在歐亞大陸上有些遊牧的“征服者”,如成吉思汗,鐵木兒,亞歷山大等將上訴各自的世界聯繫起來,使它們有所接觸。但是這些自認為“天下一家”的文明,也確有其“有效天下”的範圍。而如果我們能想像,數千年後的歷史學家對20世紀的描述將是西基督教文明對當時還活著的東正教文明,伊斯蘭教文明,印度文明,及東亞文明的衝擊,而21世紀將記錄他們對此衝擊的反作用。

  • 1974年的世界
  1. 美蘇爭霸-不穩定的二極世界
  2. 冷戰陰影下為人類前途把脈
照片來源:湯恩比與池田大作的對話,熊建劬提供

在此核子大戰毀滅人類的陰影下,成立一個有憲政制約的世界政府變成當務之急。1947年之際,在所有活過的文明中之總和,受益的人也只是少數精英。從歷史上看,文明的衰退與解體多是由於內部的原因。這種分為兩個不相往來的陣營也絕非一個長久之計。如此,在可預見的未來,傳統的歐洲大國為人類能做的貢獻是在自由放任經濟與社會主義計劃經濟之間找到一條中間路線,為人類未來爭取一點時間。總體說來,西元1947年寫《Civilization On Trial》時的湯恩比,對人類的前景是相當悲觀。

  • 1947湯恩比與池田大作的對話
  1. 中國作為第三極的預言

在促進人類文明和平發展上,東亞將做出巨大貢獻。目前就經濟及軍事實力言,中國不算超級大國。即使她自己為此設定了要與美蘇並駕齊驅的目標,但成功希望不高。但當今兩個超級大國及日本等其他國家,就他們的外交行動看,已經將中國看成超級大國了。東亞文明保持了一些重要的歷史資產,使它在全球一體化的進程中作為地理上及文化上的主軸。這些資產是:

  • 中國人民過去2000餘年建立了一個大一統帝國的經驗。
  • 在此期間中國人民表現的“天下一家”精神。
  • 孔子及儒家的人文主義精神。
  • 儒家及佛教的理性主義精神。
  • 道家最對神秘宇宙的感受及瞭解到人類要征服自然必自取失敗。
  • 先秦諸子(也許法家除外)及佛家的共同的主張:人與自然應和諧相處。
  • 由日本人民領先展示的東亞人民有能力將科技應用於軍民工業,以西方的遊戲規則打敗西方人。
  • 由日本及越南人民展現向西方挑戰的勇氣。

2. 展望美、英、日

  • 東亞尤其是中國必將在未來世界整合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 英國應該與歐洲認同整合
  • 日本應珍惜和平憲法並回歸東亞
  • 美國應汲取越戰教訓
  • 在和平全球一體化的進程中美國的先天不足處—Men are created equal, but some are more equal than others;WASP;拓疆例外論
  • 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意識形態之爭

資本主義與共主義之爭是雙方戴著假面具來掩蓋一個更古老的衝突,那就是兩個地緣政治上相鄰的政權為各自的“國家利益”而爭奪。在此衝突中,雙方陣營中的極端份子為鼓動各自群眾中的狂熱,將對方以意識形態的名義汙名化,以引起人們的恐懼與反感。

  • 民主政制與賢良政制
  1. 民主政制的致命傷:人們效忠於小團體利益,而不是真正重要全社會大團體的利益。
  2. 政府成員如由普選產生,則競選連任變成為政客們的優先考慮要點。
  3. 民主政治很容易墮落成民粹政治。
  4. “賢良政制”的政府成員宜半由遴選半由社會上有名望非政治非經濟團體提名產生。
  5. 由民眾普選產生監督機構,對為害大眾重大利益之政府決策有否決權。
  • 2017再看《Civilization On Trial》
  1. 世界從雙極走向多極
  2. 中國崛起
    • 改革開放,加入世貿組織,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 上海合作組織,一帶一路,亞投行,人民幣國際化
  3. 蘇聯解體:但俄羅斯仍具可觀力量
  4. 美國實力的衰退
    • 從杜魯門到特朗普(眼看它樓要倒了)
    • 繼朝鮮,越南戰爭之後美國又打了,伊拉克,阿富汗,科索沃,利比亞等戰爭
  • 代結論:超越前進的展望

金融危機及其後美國統治階級壟斷資本所表現由全民買單,巧立“量化寬鬆”的名目,以鄰為壑轉嫁危機,表現了湯恩比所描述的文明衰退與解體的現象。湯恩比與池田對話時提及的世界政府及在世界範圍內廣被接受的新理性宗教也尚未出現在地平線上。而近期出現的英國脫歐,日本修改和平憲法,有軍國主義復活的徵兆,再加上在西方各地出現全面右轉的民粹主義現象,再在標示者在事物向更好的方向演化時,很可能有短暫的倒退。就湯恩比與池田大作提出的世界走向政治統一的議題將希望寄託在中國身上言,他們的預測與期許以及中國的表現都可以說,事務在向正確的方向前進。

但尚缺兩件事:其一,國際話語權仍掌握在西方人手中,在爭取價值觀的道德制高點上,華夏文明尚有許多需要努力之處。其二,雖然大家可以看到中國的經濟總量超過美國是遲早的事,但廬山中人習于慣性思維,在國際關係的話語權中,東風何時壓倒西風還缺少一個“指標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