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榮譽顧問暨第二屆理監事會介紹
榮譽顧問:故 王曉波 教授
王曉波教授於台大哲學系時,即展現強烈的愛鄉保土之心,釣魚台尚未成為熱議前,於1970年11月在《中華雜誌》上發表〈保衛釣魚台!〉一文,鼓舞許多海內外知識份子投身釣運,並在台大釣運中扮演重要角色。於1971年獲碩士學位後即在該系教書,1972年捲入「台大哲學系事件」而遭致停聘,終在1997年獲得平反重返台大教書。期間,參與《夏潮》雜誌、創立《海峽評論》,積極撰文評論時事、政治。2008年擔任歷史課綱微調召集人,為扭正台灣史觀盡力。於釣教協成立之初,擔任首屆監事,適時給予建言與幫助,成為釣教協堅實的後盾。
理事長:陳美霞
成大公共衛生研究所特聘教授、釣教協創會理事長。1970年代在美國受到保釣運動啟蒙,進而結識孝信老師,兩人成為保釣與公衛改革志業人生伴侶。在孝信老師回歸大自然後,於2017年慨然接下本會第一屆創會理事長之職,帶領理監事與秘書處一同推動釣魚台教育紮根的重責大任。
常務理事:呂欽文
呂欽文先生為呂欽文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大學期間受王津平、陳映真等影響,熱心參與社團活動。赴美期間再受林孝信等人啟發,關心政治經濟學。回國後專業之餘投入都市改革等,也心繫保釣推展,投入保釣五十活動籌備。
常務理事:林月英
林月英女士為蘇澳漁會常務監事、宜蘭縣婦女會會長,漁會工作資歷45年。與協會合作不遺餘力,引薦有力人士、在地串聯、擔任研習營講師。認為漁民保釣是求生存,知識分子的保釣是一種無私大愛,願意跟釣教協共同努力。
常務理事:詹澈
著名詩人,台灣優良農業跨域供應鏈整合協會理事。曾任釣教協第1屆理事。曾擔任《草根》、《春風》等詩刊同仁、《夏潮》雜誌主編、《春風》雜誌發行人、臺灣藝文作家協會理事長。長年從事農權運動,曾任台灣農民聯盟副主席、農漁會自救會辦公室主任,於2002年1123與農共生大遊行時擔任總指揮。擔任本會第一屆理事期間,深獲農漁民信賴的他,致力於連結漁民團體,為本會與三大漁會及漁民共同合作推動保釣教育奠定相當重要的基礎。
常務理事:錢永祥
1971年錢永祥教授仍是台大哲學系學生,積極參與釣運,成為學運領袖;1972年捲入「台大哲學系事件」,遭記過懲處。1982年從英國留學歸台後,任職於中研院人社科研中心,潛心於政治哲學與思想史的研究,參與公共事務。日後創辦《思想》雜誌,為了團結華人知識份子,以知識展開公共議題的討論。在釣教協推出之際,擔任首屆理事,協助拓展協會論述資源。
理事:王智明
中研院歐美所副研究員、曾任釣教協第1屆理事,編有2019年《從科學月刊、保釣到左翼運動:林孝信的實踐之路》、2012年《東亞脈絡下的釣魚台:繼承、轉化、再前進》、2010年《啟蒙、狂飇、反思:保釣運動四十年》(與謝小芩、劉容生合編)等與保釣運動相關的書籍,2012年投入保釣四十的籌備工作,是年輕一輩中了解釣運甚深之人。理事:李沛樹
今年暑假剛從國立台北商業大學退休。2013年首次參加釣魚台教育研習營後便以志工方式投入每週工作團隊會議及提供北商各種資源,對釣魚台公民教育推動不遺餘力。協會成立時擔任理事至今,北商退休後能更有時間投入協會工作。
理事:林新川
林新川先生為南方澳漁民,現為宜蘭縣延繩漁業協會總幹事。常協調漁民、官員、漁會,2012年海上保釣主要策劃人之一,台日漁業談判固定班底。與協會共同推動各類活動,再教育知識份子,補足和豐富協會漁業關注及論述。
理事:林聖芬
林聖芬教授現任清華大學副校長、中華滋根協會理事長。長期投入新聞媒體領域。認為若能以他二哥林孝信及老保釣們為榜樣,不計個人得失投入草根工作,面對社會危機終能克服!投入本會支援會口述史、媒體與募款工作。
理事:孫揚明
孫揚明先生為資深媒體人,現職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兩岸事務副主任。雖沒有親身經歷保釣運動,透過接觸保釣前輩觸動愛國心,從一開始激情到深層思考。是受到保釣運動影響的中生代,願意成為釣教協重要論述推動者。
理事:張釗維
張釗維先生為CNEX紀錄片基金會製作總監、北京視襲影視首席內容顧問。曾拍攝保釣紀錄片「向左走、向右走」,常於本會研習營放映,也常擔任講師分享拍攝過程與學習。目前投入本會保釣五十籌備紀錄片,為內容顧問與策畫。
理事:莊明哲
現職為中國科技大學學務長。有感於釣魚台教育的重要性,同時觀察到大學生普遍對釣魚台議題的冷感與不瞭解,故積極促成釣魚台公民教育講座在中國科大的舉辦,已辦過許多場次,讓年輕學子對釣魚台有多些認識。
理事:陳福裕
長年投入於夏潮及兩岸犇報,現為兩岸犇報社社長。善於分析中美國際局勢關係與貨幣經濟體系,也時常擔任釣魚台教育研習營及各大專院校的公民通識講座講員,以「大國棋局下的不平靜東亞」的宏觀格局帶給大家不同的視野。
理事:傅崐成
傅崐成教授為國際法專家。70年代便投入保釣運動,從本會教育計畫時期開始便多次擔任講員,對釣魚台法理及歷史研究嚴謹。與小琉球漁會幹部是多年舊識,每當漁民遇到海上爭議,皆戮力以赴,是最有力的國際法後盾。
理事:楊德信
楊德信先生為蘇澳區漁會理事,從事漁業三十多年。在與日本船隻衝突最激烈時,參與成立宜蘭縣漁民權益協會任理事長,也在2012海上行動裡號召,台日漁業談判諮詢人。協助本會各類活動,也時刻提醒,一定要做歷史教育!
理事:潘朝陽
潘朝陽老師為台師大東亞系退休教授。為台師大學生時便參與校園示威抗議,後與林孝信老師共同推動論壇。有感於「去中國化」扭曲史觀,參與「新三自運動」,通過內政部合法立案。捍衛釣魚台的立場與態度堅定。
理事:謝小芩
謝小芩女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教授,任職清華大學圖書館長時,致力典藏保釣運動史料,籌辦保釣特藏展覽,促成保釣四十論壇,為保釣史料保存奠下重要根基。合作推動支援會口述計畫,居中協助許多,使得計畫順利展開。
理事:鍾喬
現為「差事劇團」負責人、是詩人、作家、劇場工作者。曾在2017年研習營中以民眾劇場的理念來辦理「釣魚台教育工作坊:我們與釣魚台關係」,讓學員們通過劇場、身體與釣魚台議題產生連結與對話,獲得不錯迴響。
理事:孫亦韜
孫亦韜教官任職於國防大學海軍學院,自釣魚台教育計畫時期,即參與研習營,多年來深究釣魚台問題,不僅積極學習,更投入釣魚台教育的推廣,於國防大學舉辦多屆釣魚台珍貴資料展,讓更多年輕學子認識釣魚台問題。孫教官很能理解與認同釣教協的工作,常在研習營中扮演拋磚引玉的角色,鼓勵大家支持協會,並熱心協助協會活動。
候補理事:鍾有良
鍾有良老師為台中福科國中公民老師,曾於2017年擔任本會研習營講師,指出台灣教科書偏頗、不求甚解,無法提供全面、有國際觀的認識,也缺乏對台灣現實的討論。因此高度贊成本會投入釣魚台鄉土教育工作。
常務監事:劉源俊
劉源俊教授於台大物理系畢業後赴美哥倫比亞大學深造,時值釣運爆發之際,與老林老師共同辦理《科學月刊》。獲博士學位後,返台於東吳大學教書,關切基礎科學教育與科普教育,前後於東吳大學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擔任校長。除了舉辦釣魚台國際學術研討會外,也先後在中華保釣協會及台灣釣魚台光復會擔任首屆理事長。更於釣教協成立時擔任常務監事,給予協會最大支援。
監事:林明聖
臺北市立大學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副教授、曾任釣教協第1屆理事。因其專業對釣魚台周邊地質與地形知之甚深,並且對如何讓民眾更親近、更認識釣魚台有其豐富的創意與想法,時常擔任本會辦理研習營的講師,深獲學員喜愛。
監事:廖家敏
廖家敏小姐為國歡企業業務主任、夏潮執行委員會一員。大學開始參與各類運動,社會後參與左翼行動,包括RCA受害者口述史、白色恐怖受難者口述記錄。協會召有志之士投入時,雖忙碌仍願意參與推廣及深耕保釣精神。
監事:劉沅
劉沅老師於1969年赴美留學,因《科學月刊》緣故與老林老師相識,不僅參與釣運,也共同推動「台灣民主運動支援會」。1991年回台後於工研院任職。直至2011年與老林老師又再合作投入釣魚台教育的工作,隨其南征北討,推動各種教育活動,如研習營、辦展…等,逐漸培養一批新一代的保釣志士,將釣運扎根在台灣。隨著釣教協的成立,劉沅老師也擔任首屆理事,積極推動協會活動。
監事:錢致榕
錢致榕教授於美耶魯大學獲物理博士學位後,1969年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任教。1970年認識老林老師,從科學月刊談到保釣運動。釣運中,擔任大華府地區總發言人,與美日台政府交涉。致力教育工作與科技發展,於1988年赴港創立香港科技大學。更於八八水災後,提出「理盲」一詞,直指台灣媒體亂象與理性思考的重要性。釣教協推出之際,擔任首屆理事,協助推動協會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