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生根的釣魚台教育:保釣民俗小戲​ 之1

落地生根的釣魚台教育:保釣民俗小戲​ 之1

編按:2020年,釣魚台教育協會與蘇澳聖湖社區合作,推動保釣民俗小戲。結合漁民保釣歷史與中華傳統民俗藝陣元素,展現漁村文化、在地信仰與海上日常,豐富釣魚台教育形式,使得社會大眾更容易親近與認識釣魚台議題。自2020年11月底開始推動的<拚無人島>保釣民俗小戲課程排練,由五十位在地高齡長者組成的民俗藝陣團隊,以2012年南方澳漁民海上保釣的故事為主軸,結合傳統戲陣「跑旱船」及「水族陣」的身段與韻律,以「疼惜鄉土、捍衛鄉土」的情懷,將南方澳漁民「拚無人島」的精神和故事搬移到陸地上。並在2021年4月於南方澳南天宮廟埕前進行首演,由在地人演繹在地人的故事,再現漁民們在釣魚台海域拚生計、拚生命、拚尊嚴的真實場景。此外這五十位長者大多是漁民的家屬,更使得保釣民俗小戲的成團、演出別具意義。

文:莊淑貞 (聖湖社區保釣小戲團隊成員、蘇澳鎮南安國中退休教師)​
保釣民俗小戲主要是跟宋湘雲理事長多年用心耕耘的蘇澳聖湖社區共同合作,成員多為由碧燕老師所領導的非洲鼓隊所組成的,在每星期不辭辛勞從台北遠道而來的劉導與孫老師很有耐心與不厭其煩的指導下,才能完成的。剛開始從最簡單的十字步走法練起,我們練了好幾個星期,才慢慢進入狀況;其中,雲步的走法,我感覺是最難的,可是看別人走起來卻是那麼的輕巧順利、那麼地好看,令人好生羨慕。我們從完全不會的腳步走法學起,到能完成一齣小戲,真的是不簡單,因為大部分的成員都是六、七十歲,也有八十幾歲,大家也都很認真的學習,甚至在休息時間時,也在討論著步法,為了保釣的活動,大家都認為很有意義,練得也很起勁。​
其次是道具,戲服的部份,都是很費盡心思的結合社區,這些是社區的所有學習課程中,絕無僅有的。旱船的組裝、拆卸也是一門學門,船身的彩繪、命名,更是透過大家的集思廣益才想出來的,不同種類的魚群,也是大家一筆一筆畫出來的,栩栩如生,旗手的旗幟、浪手的海浪、旱船的裝飾、日艦與台艦的分明,也是費一番工夫製作,尤其是戲服,更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拚無人島」的意象,「聖湖社區」的標誌更是鮮明,可想而知,製作這些道具、服裝的人真的是費盡心思,很辛苦,讓人很感動。​
整齣小戲,雖然僅有15分鐘左右,但卻是整個團隊耗了3~4個月的時間,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排練,尤其是劉導和孫老師,學員有時步伐錯了,或是方向走反了,都很有耐心地讓我們重來,一遍又一遍,最特別的是劉導在喊節奏時,中氣十足的嗓音,真是讓我們很佩服,真是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小戲從出海前的祭神儀式,肅穆端莊,扣人心弦。暴風雨時,旱船的破浪挺進,代表著堅忍的毅力。撥雲見日時,海鵝伴飛、魚群乍現,旱船逐浪追捕,那股熱鬧的場面,令人暖心。看到鯊魚智引海鵝,巧獵海鵝,令人膽戰心驚。到了日艦出場,旱船與日艦的對峙,以及遭到日艦的強勢衝撞,噴水,驅離,真的是讓人很無奈又心酸。在聽到鼓隊的隆隆鼓聲激勵了我們的士氣,幸好有我們的政府船艦護航、護旱船、噴水日艦,使得旱船能豐收,平安返航。​
早期漁民都能就近到釣魚台海域捕魚,也能登島撿鳥蛋,而且經常是滿載而歸,每次漁船回港,就有畢業後沒升學的學生跟著父執輩們出海捕魚,趁著休魚時間,跑到學校來找老師,聊他們捕魚的情形,最重要的是他們那副得意洋洋的神情,因為他們一個海腳(台語,最基層的船員)出海一趟,就能分到好幾萬,比老師的薪水還高,真是讓人羨慕。這是現在老一輩漁民的回憶。​
我常在南方澳獅子公園哪裡走路運動,有一次遇到教過的學生,他是我班上的班長,成績很好,非常優秀,他研究所畢業就到宏達電上班,這是大家所羨慕的行業,可是他待了五年,覺得薪水不夠他在台北的生活所需,毅然決然地回到南方澳,跟著父兄捕魚,這就讓我感慨很深。也遇過一些沒出海的船長朋友,常聊到出海捕魚的甘苦,他們如果漁獲好一點,有時會送我們一些魚吃,如果漁獲不佳,就沒魚可吃了。甚至有時會空船而回。有時會在基隆卸貨,由卡車去載回南方澳,以節省油料,還可以再到遠一點的地方捕撈,這就是捕魚人的辛勞與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