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釣魚台的距離

我與釣魚台的距離

文:張榮真 (蘆荻社大社群經理、2019年頭城研習營學員)

我是1992年出生,釣魚台對我來講一直是個歷史課本上的詞彙,他距離我非常的遙遠(從地理上、身心感受都是),他是一個跟我毫無關係的一個詞彙、一個地名,直到參加了釣魚台教育協會在宜蘭頭城辦理的兩天一夜認識釣魚台研習營,打開了我對釣魚台的認識,以及重新看待「國家」的定義。

在研習營中有一群近乎70歲或甚至更高齡的老大哥們,他們是當時候保釣的前輩。影片中是年輕時的他們,當時背景是中美斷交,遠在美國的青年學子愛國的心頓時點燃,他們憤慨激揚的情緒,頓時感染了我。

從大時代背景看保釣事件,我看到他們對釣魚台事件的激動、愛國的心……,那是複雜的情緒,在當時壓抑、鬱悶的社會背景中,那件事情是多麼的衝擊!

不知道大家有發現嗎?老保釣愛的國,在當時的背景究竟是誰呢?是中國、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些問題對照著我愛的國究竟是甚麼?我覺得這個是打開我對於國家的定義。

我們這輩年輕人,一出生即是政黨輪替後的時代,我們沒有過以前那種要努力爭取主權、搏鬥的精神,那些看似距離很近的歷史,其實在我們身上是沒有刻下痕跡的,他就是歷史課本上出現的名詞、時間序,我需要背起來、考試會考的東西,歷史對我來講是斷裂的,對我來講台灣這個詞是更親切的(我想對現在年輕人來說是這樣)。

但或許我們都沒思考過,台灣怎麼來的?中華民國怎麼來的?國家怎麼來的?他是當時候的歷史背景、政治、社會氛圍影響出來的,若只是斷裂的看待詞彙,確實很容易曲解、甚至無法理解為什麼當時候(甚至到現在)有一群人這麼的愛國、堅持討論釣魚台事件。

邀請你帶著不理解、疑惑、不確定,打開感知參與到四月十日的保釣五十研討會之中,你會發現我們認為的理所當然一點都不理所當然,而且更有機會去認識、探索那群你從未接觸過的議題、群眾,以及自己的框架。

<保釣五十周年紀念研討會>報名點這裡—>點我點我趕快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