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德兄及香港保釣行動委員會成員不僅僅全心全力支持保釣,而且還確實的投入保釣的推動工作。他們從1990年代開始推動了許許多多轟轟烈烈的保釣活動。如,1996年,委員會會員100多人,租了30餘條船,聲勢浩大的駛向釣魚台,突破日方阻擾,成功登島。陳妙德回憶說:「日本人的公務船都不知道怎麼攔。」又如,2012年在世界華人保釣聯盟(簡稱「世保」)及香港保釣行動委員會的組織下,保釣船啟豐二號出海保釣,最後突破日本重重封鎖,成功登島。這次出海,「世保」的副會長及香港行動委員會的主席陳妙德是主要的幕後策劃者及組織者。這樣的出海及登島行動,需要多大的勇氣與智慧呀!
陳美霞觀點:仗義‧愛國‧反霸權—追憶香港保釣老將陳妙德,反思保釣運動的多維實踐

2025-06-08 05:40 陳美霞
2016年1月10日,在我的老公林孝信(老林)回歸大自然的告別式上,我認識了香港保釣老將陳妙德先生。妙德兄與另外兩位香港的保釣志士曾健成(阿牛)與王化民,老遠從香港飛來台灣台南,參加了告別式。在數百位台灣各地及美國來的朋友、夥伴及同志們共同哀悼、緬懷、紀念老林畢生投入保釣及進步事業的時刻,這三位從香港來的保釣同志特地飛來參與告別式的行動,展現香港保釣與台灣保釣「團結就是力量」的意志,感動了我,也使我對全球華人保釣運動「跨地域」的實踐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我從1977年在美國認識老林之後,開始與老林一起投入美國的保釣及支援台灣民主的運動,眾多一起投入這個運動的保釣志士中,也有不少香港去美國留學的知識分子,但是,在2016年認識妙德兄之前,我對香港在地的保釣投入者是不熟悉的。2016年之後,釣魚台教育協會及我開始與妙德兄及其他香港當地保釣志士比較密切的連結起來。
老林回歸大自然之後,我及一些關心及投入保釣的朋友們聚集起來,在老林之前耕耘釣魚台教育工作的基礎上,於2017年1月在台灣創建了釣魚台教育協會(簡稱「釣教協」),我擔任創會理事長。當時,因為民進黨執政當局是不支持保釣的,所以協會運作所需要的資源,不可能期待民進黨政府補助,就在這個關鍵時刻,美國的老保釣朋友以小額捐款方式匯集一筆6萬美元的經費,提供釣教協創立所需的「第一桶金」。但是,我們終究不能只靠多數已經退休的美國老保釣捐款的。於是,一些朋友建議我們去香港為釣教協募款。
2019年2月,我與釣魚台教育協會秘書處的年輕行動者鍾俞如就去香港開始了我們為釣魚台教育協會宣傳及募款的旅程。這次募款行動,我們見面談的人面算是廣泛的,包括:香港保釣行動委員會及澳門保釣行動委員會的投入者、香港的大學——特別是香港科技大學的老保釣們(大部分老林及我在美國投入保釣時就認識)、企業家及基金會主持人、草根社區組織者、亞洲周刊總編輯及其網絡、以及政商界關心保釣的知識分子。印象特別深刻的是與香港保釣行動委員會及澳門保釣行動委員會的投入者的交談與互動。這些投入者——包括香港保釣行動委員會的主席妙德兄——幾乎都不是大學裡頭的知識分子,他們或是從商(如陳妙德經營印刷公司、曾健成是工地承包商出身)或是勞工(如陳裕南是計程車司機),我們向他們報告釣教協的工作內容及我們經費的需求,他們也與我們分享在港澳保釣推動的狀況,他們對港澳台的保釣是全心全力支持的,他們也慨然捐款給釣教協。總的而言,他們充滿了草根氣息,年輕的俞如在我們返台以後的報告裡對這些保釣行動委員會的投入者是這樣敘述的,「他們操著粵語粗獷粗獷的,但沒想到他們如此支持保釣!」
上述追憶香港保釣老將陳妙德先生,緬懷他畢生全力投入保釣的種種事跡,督促我反思世界華人保釣運動多維實踐的特色;多維,乃因它「跨地域」、「跨世代」及「跨領域」。
七○年代初,美國為鞏固其在亞洲的反共堡壘──日本的軍事存在,強化雙方的同盟關係,將釣魚台行政管轄權私相授受給日本。這樣的國際非法行徑激起全球華人的公憤,保釣運動因而風起雲湧。之後的半個世紀,日本企圖侵占我釣魚台的野心絲毫未減;在釣魚台主權及漁權不斷遭到日本侵害的情況下,我國漁民在釣魚台傳統漁場捕魚也不斷受其侵擾,促使華人世界的保釣抗議行動至今不曾間斷。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日本在美國的支持下,長達半個世紀試圖霸占我釣魚台的種種行徑、嚴重侵害我國漁民、漁權的歷史現實,與全球華人保釣運動,如影隨形地、不曾停歇地同時進行著,形成中國近代史上一個十分奇特的現象。於是,五十年來,只要有華人的地方──美國、歐洲、香港、澳門、中國大陸、台灣等地,都有不同形式的保釣活動。因此,保釣運動的實踐必然是「跨地域」的。
保釣事業是數代華人不斷地被保釣運動所啟蒙、不斷地投入保釣運動、所累積的成果、所展現的集體精神面貌。因此,保釣的實踐也必然是「跨世代」的。然而,每一代人被保釣所啟蒙、進而投身保釣,都有兩個他們共通的、根本的因素:1)釣魚台被侵占、我漁民在自己的百年傳統漁場釣魚台海域上捕魚受欺淩,這個已經持續半世紀之久的不公義現實——集體被壓迫的現實;2)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因此,在這樣長達半世紀的壓迫下,數代華人以種種方式,持續參與、投入到集體反抗、集體保釣的行列。
而上述妙德兄及港澳保釣行動委員會數十年投入港澳保釣,在香港開闢保釣運動的一片天。相對的,許多曾經在1970年代投入美國保釣運動的知識分子也到香港的大學——特別香港科技大學——為建設中國的高等教育奉獻,進而持續知識分子保釣的香火。工商界與知識界兩個領域的保釣兩相輝映,這個跨領域的保釣運動實踐讓香港的保釣運動顯得特別的豐富、立體、精彩!台灣保釣運動的跨領域實踐則主要是漁業界相應於知識界,也同樣讓台灣的保釣運動顯得十分豐富。
感謝妙德兄一生在保釣運動的實踐,它使我們看到全球華人保釣運動在「跨地域」、「跨世代」及「跨領域」的多維實踐,它讓我們看到全球華人保釣運動的立體性及豐富性,它更讓我們見識保釣運動強盛的生命力!
「保釣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團結就是力量!保釣是萬里長征,在過去成千上萬的保釣志士、數代人跨世代的努力、跨領域、跨地域合作的基礎上,期待保釣數代人未來能讓保釣種籽散佈世界各地、並且在世界各地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