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於承擔不居功—追念保釣路上默默同行的資深媒體人:林聖芬
勇於承擔不居功—
追念保釣路上默默同行的資深媒體人:林聖芬
陳美霞
釣魚台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暨現任常務理事,成大公衛所特聘教授
致聖芬老師輓聯:由本會理事區桂芝、常務監事劉源俊撰寫,並由本會理事李鎮邦揮毫。
我認識林聖芬是我1984年在美國芝加哥與林孝信(老林)結婚之後,我們成了姻親。老林是聖芬的二哥,聖芬因此成了我的「小叔」,我則成了他的「二嫂」。
是家人亦是同志:為人著想不居功的林聖芬
老林是1971年開始的美國保釣運動主要領導者之一,被當局認為是「反政府份子」,很快的變成當時國民政府「特黑」的「黑名單」。而我也因為在美國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任教的時候,擔任學生社團「台灣同學會」的導師(faculty advisor),經常邀約台灣同學到我家聚餐、並且關心、談論國事、天下事,也常請老林從芝加哥飛來奧斯丁與同學談保釣、談台灣局勢、談兩岸問題、談世界局勢。但是就這樣,我也很快被打小報告、變成奧斯丁地區少數幾個黑名單之一。老林與我因此一直無法順利返回我們魂牽夢縈的故鄉台灣定居,一直到1997年,老林及我才得以帶著還在小學讀書的兩個女兒返鄉、定居台灣。也就是到這個年代,我與我的「小叔」聖芬才有機會真正見面、聚會。
1988年(1987年解嚴)國府特准林孝信返台3個星期,住在弟弟聖芬及弟媳淑慎家。右二是淑慎及聖芬。
老林與我在台灣定居以後,很快就全身投入台灣的社會改造運動,老林投入科學普及、社區大學、通識教育、保釣運動、勞工運動及左翼運動,我則除了在成大的教學及研究工作外,也投入公共衛生體系批判論述、「公衛教育在社大」運動及保釣運動當中,我們都異常的忙碌著。而聖芬也同樣非常忙碌,當時他已經是資深而且十分有名望的媒體人,擔任中國時報的主筆、總編輯、社長等等要職,所以老林與我、聖芬及夫人淑慎主要是在家庭的聚會中才有機會相互了解,當時,我對聖芬的認識是:雖然已經是媒體界頂尖的人物,卻十分親切、隨和、體貼、真誠、低調、沒有半點虛假,與他在一起是安心的、放心的。聖芬與淑慎夫婦十分能幹,林家的聚會,都是他們夫婦張羅聯絡的。老林與我作為二哥、二嫂僅有的貢獻就是積極參與這些聚會,林家也因為他們夫婦長年默默的、持續的付出,維繫著親友之間溫馨的感情。
老林對聖芬這個弟弟,是欣賞、珍惜的。有一次老林與我聊起聖芬,老林說,聖芬在中國時報從基層記者做起,一路做到採訪主任、主筆、總編輯、社長、中視董事長、進而擔任清華大學副校長,主要原因是,聖芬對工作認真、負責、拼命三郎般地投入,時時站在別人的立場,處處為別人著想,卻不居功,處事外圓內方,又不失原則、不隨波逐流。對一些可能的不順,他總是自己承擔下來,從不抱怨。上面提及,老林從1971年參與保釣運動開始,一直到台灣解嚴之前,都是國民政府特黑的黑名單,老林因此無法返鄉,被迫20多年羈留海外,連母親過世也無法回家奔喪,對老林及家人都造成沉重的打擊。而老林在台灣的家人則三天兩頭受到政府的「關切」,警察到家「查戶口」,質問家人是否與海外的林孝信聯繫,等等。此外,聖芬的工作是新聞記者,而他又是「特黑名單的家屬」,工作當然受到政府安全單位的監視與掣肘。但是,對這些種種困擾與打擊,聖芬就這樣長年承擔下來,從來沒有怨言。當然,聖芬是認同而且敬佩他二哥對台灣社會的無私奉獻的。
保釣路上並肩同行:聖芬在保釣運動的參與
我與聖芬有比較密集的合作,是在2015年年底老林回歸大自然,我與保釣朋友們在2017年年初共同創立《釣魚台教育協會》(簡稱《釣教協》)、並擔任理事長之後。聖芬積極主動地參與了很多《釣教協》的活動,先是以協會會員/志工身份、2020-2023年期間再以理事、2023年後則以監事身份,但都是默默的出錢又出力、默默的參與支持。因篇幅有限,下面我僅就幾個活動與讀者們分享聖芬多年來與《釣教協》默默同行的過程。
2017年蘇澳「認識釣魚台研習營」
《釣教協》2017年創立初始,就積極的與蘇澳漁會的漁民合作,共同在蘇澳漁會舉辦「認識釣魚台研習營」。當時聖芬(時任清華大學副校長)就與淑慎,集結了清華大學圖書館館長謝小芩—也是《釣教協》理事—及1970年代在台灣挺身投入學生保釣抗議行動的台大僑生李華夏(是小芩的丈夫)及成大僑生陳世強及姚文治(按:當時台灣是戒嚴時期,參加集會或抗議,會有嚴重的後果的—如被抓入獄、判重刑甚至死刑,所以當時台灣的保釣多是僑生打先鋒,因為他們比較不像台灣在地的學生受國家機器的壓制),一群人從新竹開車到蘇澳參加研習營。聖芬(與淑慎、小芩、李華夏、陳世強及姚文治)當時是以一般學員身份參與的,但我看到他們風塵僕僕從新竹開車來到蘇澳區漁會,並且積極的參與研習營,心裡真是感動、溫暖而受激勵的:我彷彿看到聖芬與《釣教協》在這條保釣的漫漫長路上默默同行!我也可以感受到聖芬對他二哥及二嫂全身投入保釣志業的默默支持!
林聖芬(後排帶深藍鴨舌帽穿淺藍襯衫)參加2017年蘇澳研習營
推動《台灣民主運動支援會》口述歷史計畫
美國保釣運動在1970年代中末期開始沉寂下來,但是保釣人士及從台灣初到美國進修的台灣留學生仍然關心台灣—特別是當時在台灣正興起的民主運動,於是,老林與關心台灣社會的有志之士於1979年在芝加哥成立了《台灣民主運動支援會》(簡稱《支援會》),在海外支援台灣各種民主運動、社會運動。除出版雜誌《民主台灣》、推動廣播節目《民主之聲》外,每年也在美國中西部及東部舉辦夏令營和座談會,串聯美國各地關心台灣的留學生及華人,共同分析台灣及兩岸局勢、討論如何支援台灣的民主運動,並且持續和臺灣社會保持連繫,關心台灣的社會發展。經由許多海外保釣及關心台灣的有志之士大力推動的結果,《支援會》在海外逐漸形成一股十分重要的、監督台灣政府、支援台灣民主運動的力量。然而,由於當時仍處戒嚴時期,參與者基於保密與安全等考量而必須採取地下工作如化名、單線聯繫等形式行動,便導致這段歷史鮮少被談及與回顧。而台灣在1980年代之後,台灣社會被台獨意識形態所籠罩,中國近代史、台灣史被扭曲,在這樣的氛圍下,上述《支援會》的歷史就有可能被淹沒或扭曲。
警覺到這個問題,《釣教協》成立之初,就開始推動「台灣民主運動支援會口述歷史計畫」。老林從美國返台之後,把他在美國數十年累積的保釣及支援會資料都贈與清華大學圖書館,成為清大圖書館的保釣資料特藏,這個口述歷史計劃勢必得倚賴這些資料。因此,這個計劃的推動單位,除了《釣教協》,也有清大圖書館及長期耕耘戰後臺灣左翼發展的歷史研究工作的交通大學亞太/文化研究室。聖芬是學歷史出身的,對歷史有特別的敏銳度,深刻理解及認同這個計劃的重要性,因此強力支持這個計劃的推動,成了計劃團隊之一員,雖然他清大副校長的工作異常忙碌,對我們在清大圖書館的規劃會議,他都一定參加,也與計劃團隊共同思考及尋找可能的經費來源。
釣魚台討海人—凝視百年漁場記憶展
1970年代後,台灣保釣運動持續已逾半個世紀,這其中包括知識分子的保釣及漁民的保釣兩股力量,而《釣教協》2017年成立之後,最重要的成果是:促成知識分子的保釣與漁民保釣的匯流。聖芬十分關注《釣教協》與漁民合作保釣的推動工作,他認為,從保釣歷史發展的角度,目前社會大眾理解到的,比較是知識分子的保釣,但缺乏對漁民保釣的了解,所以他特別支持《釣教協》有關漁民保釣的研究與教育工作。他也認為,只有漁民保釣與知識分子保釣密切結合,保釣才能走出一條可長可久的路。《釣教協》成立之後,推出漁民在釣魚台百年傳統漁場捕魚及他們對抗日本侵佔釣魚台的生命經驗的口述歷史訪談計劃,經過三年的努力,訪問了三十二位曾經在釣魚台海域捕魚或2012年因為日本企圖國有化釣魚台而出海到釣魚台抗議的漁民。以這個豐富的訪談記錄為基礎,《釣教協》與《蘇澳區漁會》在蘇澳第三漁港共同舉辦「釣魚台討海人—凝視百年漁場記憶展」及開幕記者會。聖芬很高興,就與淑慎一起從台北開車到蘇澳,參加了這個開幕記者會,當然也仔細觀賞了這個釣魚台討海人的展覽。
林聖芬(後二排右一)參加「釣魚台討海人—凝視百年漁場記憶展」及開幕記者會
《從科學月刊、保釣到左翼運動:林孝信的實踐之路》新書發表會
《釣教協》2017年成立之後,過去近半個世紀與老林共同打拼的朋友們,特別是協會常務理事錢永祥,認為林孝信的一生都是在行動,鮮少有時間坐下來為自己著書立言,因此在老林回歸大自然之後,他認為老林是提供個人反思自己、反思台灣社會的一面明鏡,因此他建議蒐集老林生前受訪的幾篇重要稿件以及側寫來保存老林的「思與言」,對保釣事業、對台灣社會的改造都十分重要,因此,由協會理事王智明擔任主編,就有了《聯經出版公司》的《從科學月刊、保釣到左翼運動:林孝信的實踐之路》這本書的問世。2019年12月21日,老林逝世滿四周年第二天,《釣教協》與《聯經出版公司》共同舉辦了新書發表會。多位講員從本書出版的意義、老林一生保釣的內涵、老林在社區大學運動的投入、釣魚台教育的社會改造意涵、老林與漁民保釣、年輕一代如何看待保釣等面向談本書。
新書發表會上聖芬代表家屬發言,期許台灣社會以二哥老林為榜樣,終能化解台灣社會種種危機。
聖芬作為老林的弟弟,代表家屬分享外人不得而知的家庭感受。他提到老林從小學業成績十分優秀,是母親的驕傲。然而,如我們上面提到的,老林因為是政府的黑名單,無法返台,羈留海外20多年,連母親過世也無法返家奔喪,這對老林及家庭都造成沉重的打擊。對此,聖芬進一步表達他對他二哥的敬佩,他說,面對這些不公義及傷痛,老林「即使返台之後,也從來不為自己喊冤、沒為自己爭取過任何的東西,反而是沒日沒夜、摩頂放踵地投入各種社會改造草根工作當中」。聖芬也因此期許,台灣社會若能以老林為榜樣,堅定站在勞工、弱勢群體及多數民眾的立場,爭取公平與正義,則台灣社會種種危機都可能在眾志成城之下化解。
保釣五十紀念研討會、專書出版及紀實短片的放映暨映後座談
2021年是保釣運動五十週年,《釣教協》推出很多紀念活動,包括保釣五十紀念研討會、在日本臺灣交流協會門口前舉辦討海護漁保釣抗議活動、製作《重返無人島》紀實短片、製作《拚無人島》少年繪本、推動《拚無人島》民俗小戲、檢視台灣教科書的釣魚台教育並推出教科書批判、出版專書《保釣風雲半世紀:保釣運動領軍人士的轉折人生與歷史展望》等等豐富的行動。聖芬體會到這些活動的重要性,身為清大副校長的他在百忙之中,仍深刻參與其中三個大活動:研討會、專書出版及紀實短片的放映暨映後座談。
聖芬(第二排左二)參加保釣五十紀念研討會
聖芬理解到,半個世紀保釣運動的理念與堅持,已然成為台灣社會數代人之間重要的精神傳承,讓台灣社會從研討會認識漁民如何以自身之力捍衛釣魚台海域的主權與漁權、共學釣魚台爭議的歷史緣由與根本問題,是《釣教協》推動保釣五十紀念研討會的重要意義,於是,一整天的研討會,聖芬從頭到尾、默默的、認真的、全神貫注的參與其中。其次,《保釣風雲半世紀》專書由老保釣李雅明、《釣教協》理事謝小芩主編,之後就是找出版社。主編李雅明接洽了好幾個出版社都碰壁,拖了許久,後來雅明兄有一次機會遇到聖芬,跟聖芬提及這個困難,聖芬一口答應促成此事,之後便劍及履及,大力將此書推薦給《余紀忠文教基金會》,最終促成《時報文化出版公司》與《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共同出版這本紀念保釣五十的重要書籍。最後,《重返無人島》紀實短片製作完成之後,得到很多好評,大學校園的年輕學生是《釣教協》推動釣魚台教育的首要對象,因此《釣教協》就與清大圖書館合作,於今年3月21日在圖書館清沙龍推出這個紀實影片的放映及映後座談,聖芬與協會理事長傅崐成、常務理事林月英及謝小芩及我一起參與了這次盛會,聖芬再度激勵觀眾:台灣社會對保釣運動的認識從本來以知識份子為主,到現在能夠與漁民的保釣歷史結合起來,未來必能走出一條可長可久的保釣道路。
2022年「正視課綱與教科書的問題,挽救釣魚台主權教育危機」記者會
釣魚台無論從歷史、國際法、地理、地質、生態等等方面,都屬於中華民國,毋庸置疑。釣魚台海域是蘇澳及東北部漁民的百年傳統漁場,在1970年之前,我漁民都可以自由自在的在此海域捕魚,上釣魚台洗淡水澡、撿鳥蛋、收集中藥海芙蓉。但是,1970年,美國與日本私相授受,將釣魚台行政管理權給了日本,從此,在釣魚台海域捕魚的台灣漁民,就飽受日本公務船的干擾、驅離、扣押、罰款。然而,台灣民眾對釣魚台的問題及漁民的處境,不是不理解就是漠不關心。問題出在:政府—特別是教育部—的釣魚台教育。
於是,釣教協花了兩年的時間,詳細檢視了我國108課綱以及各版本主要教科書,發現108課綱並沒有提到「釣魚台列嶼」及「釣魚台問題」,各版本社會科教科書提到釣魚台問題時,通常過於簡略,且錯誤地採取「中立」的立場。相較於立場非常強硬堅定的韓國獨島(日自稱「竹島」)教育以及日本釣魚台(日自稱「尖閣諸島」)教育,我國的釣魚台教育的內容不僅在各版本教科書中主權立場軟弱、論據缺乏,更離譜的是,在我國課綱中毫無提及釣魚台主權教育的必要性,也完全沒有規範應該如何進行釣魚台主權教育。在兩年研究的基礎上,《釣教協》於2022年9月16日在立法院舉辦了「正視課綱與教科書的問題,挽救釣魚台主權教育危機」的記者會,五位講員從不同面向指出教科書中釣魚台主權教育的問題所在。
聖芬(左二)出席「正視課綱與教科書的問題,挽救釣魚台主權教育危機」的記者會
聖芬不是講員,當天卻出席了記者會,我及投入教科書問題研究的同仁都十分感動。記者會結束之後,投入者及參與者就到附近的餐館聚餐,回顧一下記者會內容及討論下一步行動。聚餐的協會同仁大約10位,大家就坐之後,聖芬坐我旁邊,就小聲的在我耳邊說,「二嫂,這樣,這個餐費就由我來付了,而且剛好你的生日才過幾天,就算也慶祝一下你的生日」,我聽了,真是感動莫名。我從不慶祝我的生日,也沒有想到聖芬不曉得從哪裡知道我的生日剛過,但,聖芬,就是這樣,以行動默默的支持著你的理念及行動,時時站在你的立場、處處為你著想,不著痕跡、希望可以共同促成保釣事業!我當然趕緊跟所有聚餐的同仁宣佈:聖芬理事為我們的聚餐請客買單,我們趕緊感謝聖芬理事!
為寫這篇紀念文,《釣教協》秘書處同仁—秘書長小卓(淑惠)、專員羅萱及志工陳慈立,協助收集了與聖芬相關的資料,也整理了聖芬從《釣教協》成立至今,參與及投入的活動。寫完本文,我不禁讚歎:聖芬過去多年,在釣魚台教育工作的投入,深刻而豐富!他對保釣事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走出一條可長可久的保釣道路
天上的聖芬—我的「小叔」,天上的老林—我的老公,人的生命是短暫的,你們在有生之年已經對保釣事業做了重要的貢獻,請你們不要再為保釣擔憂,地上的我們—《釣教協》的理監事們、秘書處同仁、會員們、志工們、老保釣們及所有認同及支持保釣的人,將會在你們的精神伴隨下,高舉著保釣的火炬,繼續向前邁進,走出一條可長可久的保釣道路!